王健男在过去7年中16次进入北极拍摄了3万余张震撼照片
2009年在加拿大北部的一次狗拉雪橇比赛
当同龄人们开始以照顾孙子打发退休时光的时候,这个63岁的王建男选择换一种活法----到北极圈去拍摄当地的原住民。
从2005年开始,尽管头发已经花白,王建男16次进入到北极,走访了北极圈内8个国家近100个定居点--范围包括加拿大、美国阿拉斯加、丹麦、挪威、芬兰、瑞典、冰岛、和俄罗斯的萨哈共和国,拍下的照片超过3万余幅--内容包括原住民的日常生活、捕猎和北极特有的动植物。
“谈不上伟大,我只是遵循自己内心的指引,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王缓慢而坚定地说。
作为前哈尔滨知名摄影记者,他的提名为“生命北极――王建男环北极摄影考察(16回合)作品展”目前正在哈尔滨西郊的哈尔滨美术馆展出---短短几日已经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芬兰驻华大使Mr. Lars Backstrom,说:“生命北极这的确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展览,特别是对中国这样一个没有北极圈领土的国家,一个中国人的镜头让让人惊喜莫名。”
王戏称自己的行动为“极端行动”--"极端有两个意思--北极是一个气候极端的地方,另外我自己是一个极端较真的人"
“生活如此精彩,我希望多活几次。”
少年的王非常喜欢画画,在1966年4月考上了当时全国最有名艺术学校---鲁美艺术附中---如果一切顺利,中国的艺术上也许会有一个知名画家。
但是1个月后开始的文革毁掉了一切,此后数年他的职业包括搬运工、农民、中学教师,但是对于绘画的梦想始终没有忘记。
王再次开始接触自己的梦想是在10年之后的1976年,他被哈尔滨日报聘为摄影记者。
“摄影那个时候就是我的生命寄托”
因为工作出色,又赶上中国3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王迅速从一名普通记者成长为哈报集团社长---这一年他44岁。
“这个履历到现在都还是一个传奇,更不要说,在他的带领下,哈报集团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媒体集团,实现了现代化革新;这在全国都属于最领先的."一位曾经在哈报工作多年的田女士说。
而矗立在市中心友谊路上的23层哈报赭红色大楼一度成为整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但是,在他职业生涯的最高峰--成为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负责人7年后,他就选择了急流勇退----此时,他只有50岁,距离中国正常的退休年龄还有整整10年时间。
“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但是如果我能在这段有限的生命里面尝试多种生活方式,那我的生命就相当于翻了两倍,甚至三倍。”王这样解释自己的选择。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这一年也拉开了此后震惊世界的中国企业狂飙突进10年的序幕。王希望换一个工作环境的想法被山东一家跨国企业知晓后,企业老总开出了当时的天价年薪120万聘请王做境外上市公司的总裁。
从此,王开始了新的人生,或者第二次生命。
邂逅北极与第二次生命
因为工作关系,王到了加拿大并和朋友一起组建一个华人电视台,生活轻松而惬意。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一个当地年轻人自驾车去北极的报道。
"我们以前都以为北极是冰天雪地,生人勿进的。没想到普通人也可以去,我和夫人商量了下,简单做了准备就出发了。”
2005年10月加拿大北冰洋边的因纽特渔村之旅自此拉开了新生活的帷幕--当地人混杂着现代与传统的生活方式深深地刺激了王的神经。这是怎样的一个群体啊?
2008年跟随国家地理拍摄北极圈之旅彻底改变了王对新生活的设计。
“他们(国家地理)的安排非常好,我能走访到很多北极圈的定居点--当然,我们的关注点并不相同--国家地理更多关心的是自然和生态,我关心的是人--当地的因纽特人和萨米人--他们在面对现代文明入侵的无助与挣扎。”
以一个记者特有的敏锐眼光,王找到了一个此前尚没有人做过的工作----记录北极圈内原住民的生存状态与当地环境的变迁对生物的影响。
“我要用5到10年的时间甚至更长的时间,以记录摄影的方式,全面考察联合国划定的北极原住民居住区。在北极发生永久性改变之前,用相机为21世纪初叶的北极撰写一部摄影版的《人文生态白皮书》。”
结束旅程后,他把已经开始赚钱的电视台卖了出去,并且自己动手建设了一个网站,取名叫作arctic007。
“Arctic是北极,也是我的拍摄主体;007是詹姆斯.邦德,他也是我的偶像,”王略带羞赧地说,神情和初恋的男孩一模一样。
王给自己取的英文名字就是seven;实际上,从这个已经花白头发,但是思路和脚步一样矫健的王身上,真有邦德的最经典扮演者辛.康纳利神似之处---优雅、从容、机智。
王最吸引人的就是从他身上透出来的一种混合着20岁年轻人特有的勃勃向上的生机和60岁老人的洞察世间万物的睿智。
“我希望和邦德一样,到全世界去体验各种不同的挑战,北极就是我的一个梦想。”
死亡与梦想
考虑到北极圈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选择记录这个地区的影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是一个危险的爱好。
王回忆说,在拍摄过程中的确遇到过很多危险,比如有一次车掉到膝盖深的沟里了;而最近的定居点有600公里远,如果出不来肯定就死定了。
在举办这次展览前,王说自己很少想到死亡,因为我父亲活到100岁,相信自己也能超过90岁。
“我们觉得在哪里生活都没有在路上快乐,因为找到了使自己幸福的状态。但是回过头来想想,其实如果真的有一天,我们去北极圈某个地方,可能再也回不来了,也很正常---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归宿并不坏----因为我是在追梦中死去,而且那里的雪还那么干净,没有一丝污染。”
死亡不是困扰,但是语言的确是。按照王的规划,还要再拍摄200个左右原住民聚居地。问题是剩下这些地区大部分都分布在俄罗斯北极圈地区。
“这些地区只有很少影像记录。但是我分析,考虑到俄罗斯偏重欧洲部分和远东一直处于落后状态,这个地区的原著民很可能保留了原始的生活和宗教习俗---这是我一直在追寻的珍宝。”
为了和当地联系上,王已经写了几十封英文电邮,但是俄罗斯北极圈从来没有回复---这个地区就像是一个信息的黑洞----既迷人又让人望而生畏。
最新的进展是,通过展览王和黑龙江省外办取得了联系,相关部门承诺协助王联系俄罗斯方面。
目前,王是世界上唯一全面系统地拍摄北极原住民居住点的摄影家。问及他当前最希望得到的支持是什么时,他的回答是,找一家机构帮助打理他的摄影作品---提供永久展厅并组织全球巡展---因为,他要继续走下去,完成自己的“极端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