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光在神州牡丹园与游客合影
从山西到河北,向南抵达海南,经两广、云贵,从川进藏,最远抵达中尼边境。一辆自行车,一顶头盔,外加地图、工具、干粮、衣服。或住便宜旅店,或在村民家中借宿,或于野外安营扎寨。每到一处,去邮局盖邮戳留念;每到夜晚,在日记中记下当天经历。独自骑行21000公里,跨越23个省(市、自治区),行经大半个中国,却只用了141天。当这样的奇幻旅程与一位62岁的老人连线对接,敬佩、好奇,会是大家的共同感受。
心存梦想一朝成真
孝义市桥北村,全国文明村镇。一排排二层小楼错落有致,沿街的一栋小二楼便是骑车环游中国的老人――张旭光的居所。
张旭光,一个闲不住的人,一个充满好奇的人。年轻时,他就喜欢骑着车去没去过的地方,骑车环游中国是他一直的梦想。“以前家里生活条件差,现在越来越好,终于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了。骑车环游中国,不仅满足了自己的愿望,还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山西、了解孝义,同时还能宣传我们的文明村镇。”
人一旦有了梦想,就会为这个梦想的实现做各类准备。骑行,对于人的身体、毅力的挑战非常大。为此,张旭光多年来坚持每天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同时通过模拟各类场景提高野外生存技能。对于中国各类地形地貌环境的研究、对于野外生存知识以及骑行技巧、骑行路线的设计等等,这些储备也是他多年来必不可少的功课。
在张旭光的书桌上有一个小本子,“摘地屁”,这是什么意思?仔细一看,原来是“GDP”的汉语读音标注。再一翻,里面很多简单的英语口语都有类似的标示。只有小学文化的他,用这种方式来“速成”外语。在儿子的帮助下,他还学会了如何使用摄像机、照相机,如何用手机发短信。
就这样,张旭光用自己的方式做着各种准备。他的“折腾”,也被身边很多人看在眼里。出行之前,桥北村的领导和本村企业家专门出钱给他置办了5000多元的专用自行车,并且提供了骑行装备和2万元的骑行费用。同时还给他做了一面宣传孝义、宣传桥北的小红旗。
2012年2月24日,张旭光踏上了他的骑行之旅。
从孝义出发,一路经湖北、湖南、广州达海南,上云贵,抵西藏,沿内蒙古到东三省,最后顺北京、天津,于7月13日回到山西。
一路走来,风风雨雨141天,行程21000公里,花费约三万元 (尚在预算之内)。
为了保留第一手资料,张旭光坚持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每日的行程和经历。最终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近六万字的骑行日记,四千多张图片和大量视频。
艰辛是自然的,但收获是无穷的。“骑行过程中,山路崎岖,扭伤流血时有发生,但我都咬牙坚持了下来。人瘦了,精神了,心情舒畅了。艰辛归艰辛,但总体还算比较顺利。可能是由于自己所做的事情比较有意义,所以上天也很眷顾,一路上都没有遇到什么危险,只是在芒康被藏獒咬伤了,但也没什么大碍。”
领略美景甘苦自知
“赤日炎炎似火烧,车轮滚滚往前跑,千难万险何所惧,美名传送后人瞧。”这是张旭光在骑行日记中的一首打油诗。一个人的旅途,注定是艰险的。路上大部分时间都是“千里走单骑”,偶尔遇上骑友,也会很快被他甩在身后。正是靠着这股坚韧、执著,他才能到达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
在雅安,张旭光与十几个人结伴出发。可到了芒康地界,仅剩的骑友小彭也止步了,因为他在网上查到前方有职业乞丐,怕有凶险。张旭光选择了继续前行,一路小心翼翼到达芒康后,车子的刹车和变速器坏了,没有地方修,只能坚持着慢点走。山坡上滚下飞石,道路泥泞不堪,雨雪冰雹说来就来,风大得就差把人刮跑了。他仍然坚持,直到拉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用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名句来形容青藏高原上的山和水丝毫不为过。“我也以为自己经历千辛万苦抵达拉萨时会很兴奋,但那种静谧的感觉,只有当你来到拉萨时才能真正体会到。”蓝天、白云、雪山、牦牛……讲起那魂牵梦萦的圣地,虽已过去半年,但张旭光依然神往。
位于西藏东北部与青海省交界处的唐古拉山,藏语意为“高原上的山”,蒙语意为“雄鹰飞不过去的高山”,可见其艰险程度。在那里,张旭光受到藏民的热情款待。喝着酥油茶,吃着牦牛肉,别提有多惬意了。临走时,他把仅有的一根香蕉递给了一个藏族小孩,孩子接过香蕉,连皮也不剥,直接塞入嘴中。一名邮递员告诉他,因为这里的运输条件有限,所以很多牧民吃不到这样的水果。“沿青藏公路走,有一个镇叫雁石坪,那里的风很大,雨也很大,骑100多公里,也见不到一户人家,我是从那里爬出来的。”谈起路上的“险情”,张旭光依旧非常乐观,因为“险情”早已被美景“覆盖”。高高的大山,白白的云朵,遍地的松树,无边的白桦林。白天,屋顶冒出袅袅青烟,屋中传出断断续续收音机的声音;夜晚,大地被星光映成深蓝色,寂静的大山如若真空。
当成群的牛虻劈头盖脸飞来,才把梦幻打碎――张旭光一手拿毛巾拍打,一手扶车把猛骑。
张旭光一路骑行,每天只睡五个小时。赶上有村子,就到农家借宿;走到荒地,就支起帐篷。“我喜欢安静、原生态,在格尔木等地我都是打地铺。帐篷不太用,因为支起来太麻烦。每天必须得吃好,尤其是到了环境恶劣的地方,只有这样才有劲。”
即便如此,身体的挑战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在高寒地区,他的体重出现骤降。“也是老天眷顾吧,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一点吃的也没有,实在撑不下去时,我却在路上发现吃的,半个面包、半瓶矿泉水、半袋方便面……真有一种面对死亡的感觉。”
除了沿途美景给他带来的感动,他更感动于那些老百姓。“一路上受到很多人关照,旅店里有老板帮忙清洗衣服;饭店和卖水果的小贩说什么也不收钱;路上的行人送肉送水果,有的还会喊‘加油’或问‘需要帮助吗’……”;“每到一地邮局盖戳也是相当顺利,这都是他们对于我的鼓励。”
人生漫漫骑行不止
在2012年2月24日出行的第一天,张旭光便骑了170公里。之后,他平均每天要骑行200公里,最多的一天,骑了350公里。超负荷的运动量,使他从出发时的80多公斤,变成回来时的60公斤。
但张旭光却自得其乐。他把骑行作为自己人生的一大乐趣,作为自己生活的一个部分。“只要生命不止,我的骑行就不会停歇。即使到了80岁,我还要骑。”他很享受“在路上”的感觉,他要把足迹踏遍世界每一个角落。
21000公里的骑行,除了领略美景,宣传家乡之外,张旭光还有一个“大”梦想――身体力行宣传骑行这项最环保、最经济的运动方式。
骑行,或者称之为自行车运动,应该是人们十分热衷的一项户外休闲运动,但在中国,“自行车数量和骑行人数世界第一”与“自行车运动人口”却有很大落差。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官员张斌曾给出一组数字:中国骑车人数以亿计,玩车人只有区区100万人,注册的运动员更是只有少得可怜的2000人。而在人口6500多万的法国,玩车人近5000万,注册运动员50万人。差距之大,一目了然。
很显然,自行车运动在中国是一个冷门项目、小众项目。庞大的中国老百姓群体,更多的是把自行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当欧美发达国家完成了自行车功能从代步到旅游、健身、时尚的转变时,在中国却随着私家车爆炸式增长,人们越来越远离骑行,越来越受困于因此产生的一系列交通、环保、健康问题。
当我们反思于此时,一个62岁的老人却在梦想的支撑下,将骑行融入生活并领略简单中的快乐:“开车太快,走路太慢,只有骑行,才能留住人生的美好瞬间。我就是要宣传骑行这项运动,如果大家能在我的带动下一起骑行,身体会越来越好,日子会越来越快乐。”
只要在路上,就是快乐的。张旭光今年已经有了新的计划――沿新疆去西亚,还要去一趟宝岛台湾,而更远的目标是――环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