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一个距离厦门10000多公里远的大洲。在很多人眼里,南极位于“地球底部”,充满着纯净、遥远、神秘。
在那片让人好奇的白色大地,没有农作物,没有菜市场,在那里科考人员吃什么?在零下数十摄氏度的环境里,去那里的人们如何保暖?在那个拥有企鹅的大洲,人类又有什么样的娱乐方式?
昨日,南极迎来了一年中极昼之日,刚从南极洲归来不久的残奥冠军侯斌,跟记者讲述了他的南极经历,揭开南极的神秘面纱。
你需要一双雪地鞋
继今年7月份成功征服了北极之后,侯斌在上个月15日又成功登上南极,并在南极生活了6天,成为世界上首位同时征服南极和北极的残奥冠军。
“就连一颗瓜子都不能够带上南极。”此次南极之行给侯斌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南极的科研人员们,在登上南极之前,都会用机器将身上的灰尘等细菌清理干净,避免将污染南极的东西带上那片纯洁的土地。
从11月份开始,南半球就开始进入夏天了,但在南极那里依旧冰雪覆盖。侯斌说,在南极走路,跟在厦门走路完全不一样,并不是穿着一双拖鞋就能够出门的。
“要在南极走路,你需要一双雪地鞋。”侯斌说,尽管南极已经进入了夏天,但很多地方积雪非常厚,如果不穿雪地鞋压根就没法走路,脚一踩在雪地,就会陷入半米多深。
侯斌所说的雪地鞋,跟很多人在北方见到的雪地鞋并不一样。在南极的雪地鞋,就像滑雪板一样,只是板的中间是镂空的,并且在板的底部经过特殊处理。这种雪地鞋,增大了人脚掌跟雪地的接触面,从而让人行走在雪地上不易下陷,又能行走。
侯斌说,正是拥有了这种雪地鞋,他在经过单脚攀爬6个小时后,才登上南极雪峰。由于单脚攀登雪峰,他花的时间要比其他人多一倍。
蔬菜全都是冰冻的
此次南极之行,侯斌还跟随探险队去探访了中国位于南极的科考站―――长城站。
“在南极也能吃上蔬菜,但都是冰冻的。”侯斌说,南极物资很匮乏,每年只有两次补给,通常都是在南半球进入夏季的月份。
在长城站,侯斌了解到,站上的物资每年由“雪龙号”补给一次,肉多菜少,菜除了土豆和西葫芦外,就只有脱水菜。另外,还有部分物资是从智利,通过飞机运送过去的。但物资补给时间通常是在每年11月份到次年的三四月份。
因此,脱水蔬菜、罐头蔬菜就成为长城站科考队员主要的维生素来源。尽管站上也有无土栽培的蔬菜,但种类少、数量少,在长城站越冬的人员很难吃到新鲜的蔬菜。
侯斌说,到了冬天之后,南极压根就没法出门,风雪很大,一出门就有很多危险,更别说是吃上新鲜的蔬菜、水果等。在那里的科考人员都炒着冻过的蔬菜吃。
在各个“国家”间串门
“从南美洲坐船到南极洲,受洋流的影响,船晃得很厉害,一直晕船。”侯斌回忆起南极居住地方,首先讲的是船上的生活,他们在南极几乎都是住在船上。
由于南极没有码头,他们登陆南极的土地,都需要靠小船接驳。不过让他印象深刻的是长城站科考人员的居住环境。
“最早的科考站只有两个铁皮屋,就两个集装箱大小。”侯斌说,现在长城站盖得很不错,有好几栋房子,房内温度都保持恒温10多摄氏度。
侯斌说,在科考站他还看见了电视机,在那边科考人员可以看到国内一些电视节目。同样在那边还有无线网络,供科考人员上网。
除此之外,在长城站有专门浴室提供热水,供科考人员洗澡。另外,站里也有健身房、乒乓球室、卡拉OK厅、台球室等,让科考人员在艰苦的环境也有了娱乐方式。
“在那边不同国家的科考人员会在一起打球。”侯斌说,在那里出入不同国家的科考站,并不像人们进出一个国家那样,需要办理签证、需要护照,在南极是没有国界的,不同国家的科考人员会在一起娱乐、交流等。
从厦门怎样去南极
侯斌跟着国内的探险队前往南极,让他跟企鹅合影了。你会不会很羡慕?也想去南极?
那去南极,要怎么走呢?侯斌说,现在国内有专业的旅行团队,可以帮助普通市民也去南极走一遭。
侯斌说,他先从厦门出发前往北京,然后从北京花了9个小时飞往多哈,在多哈转机之后,又飞了19个小时,到达巴西圣保罗。之后,从巴西飞往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
在抵达阿根廷首都之后,他还要飞到世界最南端的城市乌斯怀亚。在这个与中国11个小时时差地方,坐轮船前往南极。
对于想去南极的市民,向国内一些承接极地探险旅行的旅行机构报名,这些机构会帮助你先办好前往阿根廷的签证,然后从北京、上海等地出发,先飞往布宜诺斯艾利斯,并转机飞到乌斯怀亚。
在乌斯怀亚,你就可以坐上大型的轮船,穿越美丽的比格尔海峡、德雷克海峡,前往南极洲。目前国内开展这种极地旅行的机构有极之美等一些探险协会或俱乐部。
不过,极地旅行的费用也是极高的,可能要花掉很多人一年甚至两年的工资,一次南极之旅至少都要花掉你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