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县,市民骑自行车出行。
在爬坡上坎的重庆城,自行车只是部分市民的体育休闲项目,但在开县,自行车成了市民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去年起,开县累计投入1000辆公共自行车、28个停放站亭。只需刷卡,就能免费骑行90分钟。低碳环保的自行车成了开县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丁达桂家住开县滨湖路,每天早上她不用急匆匆出门挤公交车,而是信步四五分钟到自行车站点,刷卡骑一辆自行车去上班。“十多分钟就到归还的站点,再步行几分钟到公司。”丁达桂说,用这种方式上下班,既锻炼了身体,又为城市环保做了贡献。
“开县老城地势相对平坦,市民都有骑自行车的习惯。三峡水库蓄水后老城被淹,不过新县城更加开阔平坦,更适合骑自行车。”开县交通局局长盛勇说。
“有了免费自行车,感觉家和公园的距离一下子近了。”45岁的刘三香说:“希望以后在更多的地点设立自行车站点,尤其是各个小区门口,让更多人享受实惠。”
盛勇介绍,每辆自行车均配有电子标签,存取实现无人智能化。16~65岁的市民办理租赁卡后,即可在各个租赁点借、还自行车,90分钟内免费,超过后按1元/小时收取费用。外地游客只需凭借身份证,交押金300元,办理一张临时租车卡即可畅游开县。“开县城区面积有20多平方公里,骑车90分钟基本上能转完整个城区。所以一般情况下,市民租赁自行车不用花钱。”
目前,县城的开州大道、南山大道等主干道,已经建成数十公里长的自行车道。随着城市发展,开县还将增加自行车数量和停放站点。
开县城市公共自行车每个站棚与后台系统进行数据连接,管理中心可适时掌握车辆借还情况。“谁的租车卡取了车,什么时间还车,各站棚存有多少车,剩多少空位,管理中心都能监控。”盛勇称,管理中心根据各站棚车辆变化情况进行调度,维持各站棚车辆数量大致均衡。据介绍,开县城市公共自行车自2011年运行至今,共办理租借卡6205多张,租还65.9万次,日均租借1000余人次。
文明创建大家谈
开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重新:开县作为幸福感很强的城市,免费单车已经成为市民出行的最佳选择,真正把文明创建渗透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让文明从市民的脚下生长出来,让市民时时处处沐浴在文明的馨香中。
开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李晓明:开县在市民中倡导文明出行、绿色出行、健康出行的公共文化生活尤其能够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数”,这让市民找到自己的尊严感,实现作为城市主人的价值。
开县文峰街道明镜石社区居民邱小平:开县这种以人为本的创建模式,把“创建为民”细化为实打实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改变了我们普通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反映了开县高度的文化自觉,使“创建为民”真正成为了“幸福开县”的重要元素。
记者观察
从文明低碳看开县城市品位
现在的开县不但有“美丽库区县”的馨香,还有随处飘逸的满城温情车轮。记者在开县汉丰湖边随机采访了几个市民,大家都认为,在开县文明城市创建中让他们印象最深的、受益最多的是斑马线前的文明礼让、为解决出行的公共自行车,还有汉丰湖边那片为游人和市民特意种植的树木。
一个文明城市所代表的包容和涵养,正是听取民意推动进步,从脚下生长和体验文明。在开县,文明之风中从不缺少个体的力量:从道德模范潘光权,到一群模范的垂范,再到一座城市的集体向善。市民是文明县城创建的主体,而在文明创建的过程中,市民自身的素质也得到提高,幸福感也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