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本届奥运会上,英国在自行车项目上狂揽8金。奥运会一结束,英国政府不仅推出“每日骑车计划”、“自行车主题电影节”,教育部门开始向初学者提供免费课程,在未来几年内对10万名孩子进行自行车技能培训。为了让骑车者感到舒适,他们甚至动脑筋在一些停车点附近设淋浴室。类似做法,在欧美则并不鲜见。您对此怎么看?
杨晓光:当年侯宝林那句“他的自行车除了铃不响,其他地方都响”在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不是没有理由的。在有些人看来,自行车常常和“破旧”、“落后”画上等号。但如果我们把视线转向当下的欧美,在他们路面上骑行的人,大都全副武装,骑行成了一件很酷很有尊严的事。我们要看到,自行车在当下欧美风行,不仅与其城市交通发展一脉相承,更是欧美社会面对一揽子社会问题时的必然选择。
观点:如何理解您说的这种“必要性”?
杨晓光:从交通发展的脉络看,欧美城市发展走过了一条漫长的路。从最早的马车时代,到后来的机动车时代,与各种物理层面上的改变一起积淀下来的,是一套城市交通文化。它的核心议题是,机动车如何与人和谐相处?各种交通工具的使用者之间、他们和行人之间如何和谐相处?但随着汽车越来越多,在各种不合理使用行为没有受到遏制的情况下,城市越来越拥堵,出行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于是他们开始去做一件很重要的事: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尤其是轨道交通和公共汽车交通,然后城市围绕公共交通出行需求进行新一轮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此后,虽然公共交通系统已基本完善,人们从一处移动到另一处也方便了很多,但仍存在交通阻塞。毕竟公共交通水平再高,受运输成本和条件所限,无法同时满足每个人的需要,从点到点的交通不便依然存在。当人们继续探索解决方案后渐渐发现,这个距离可以通过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来补充。这就有了如今广受关注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
自行车是城市与交通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选择。在这样一个发展历程中,自行车起到的不是一个替代的作用,而是对公共交通的再补充。
观点:公交系统的再完善,毕竟涉及到公共资源的再配置。在欧美,包括自行车在内的慢行公交系统的推行顺利吗?
杨晓光:为自行车使用创造良好的使用环境和条件是必须的。经由欧盟推动,一个环欧洲自行车骑行网络已基本建成,骑车环游欧洲已不是天方夜谭;一些街区将所有机动车道重新布置到小区外围,将一些区域划为机动车禁行区,以期营造一个步行者和骑行者的天堂;一些条件成熟的地铁站点,创造条件让骑行者直接进入车站,并允许其将自行车带入车厢;一些公交车车厢后部设有专门供自行车使用的挂钩;一些企业鼓励员工少开车、不开车,为其提供补贴等。
细究起来,自行车之所以现在能如此顺利风行起来,归根结底,与人们对当前很多时代病症的关注密不可分。比如,汽车交通发展最疯狂的时候,很多人几乎一天的移动生活都在汽车里完成。无论是上下班、去银行取款、参加文娱活动,哪怕是买个汉堡包,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开车。但如此无节制地使用汽车,首先是能源上、环境上的压力愈演愈烈;其次,越来越多人发现自己因为一直在开车,长期缺乏运动,体质也跟着变弱了。
所以,是公众对包括能源、环保、交通、健康、公共资源分配均等化等一系列问题的关注,导致了当下欧美城市必须去关注自行车交通和行人交通。也因为这种问题意识,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性,迫使欧美大城市把推行骑行文化、构建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当成一件“天大的小事”去做。
观点:当我们今天在讨论骑行文化、慢行交通系统的时候,免不了会对这一讨论在当下是否过于超前存疑。毕竟,我们尚且处于汽车文化起步阶段。
杨晓光:准确来说,慢行交通系统的出现,是对过往城市发展方式、城市交通体系设计思路的一个醒悟,是人们在思考未来城市生活如何更好时的一个发现。它代表着未来人类城市出行方式的发展方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欧美不过是比我们先行几步。对我们来说,当前讨论如何构建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在我们未来城市交通中自行车可以扮演怎样的角色,并非饱汉不知饿汉饥的去赶人家的时髦,而是发展至此,我们需要更深入地关注人们的出行需求和移动生活质量。 现在在中国不少城市,某些区域黑车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很多时候是人们的出行需求一直无法得到满足的集中表现。对此,我们要分析黑车营运的产生原因,而不是简单地禁止。在一些条件比较成熟的区域,我们可以优先、迅速地导入多模式的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体系,提高人们的宜居感。从长远来看,这也会直接影响到大家对于一个城市生活和谐程度的印象与认可度。
现在在伦敦、巴黎等国际大都市,由于慢行交通系统的成功导入,已使得当地人利用公交的比例在增加。由此收获的整个出行效率的提升,让很多出行者对当地交通的观感大为改善。长此以往,相信他们一定会在交通出行上做出更理性的选择。在此过程中,汽车交通基于法规对慢行交通的让行现象的出现,已成为这些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相信在上海也将很快地看到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