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晚上7点多,天已经黑了,我们在海子山上,海拔4700多米,天突然下起冰雹。”西南政法大学的陈灵洁描述着他在单车骑行路上的一次惊险经历。不久前,他和3个舍友刚结束了暑期单车“拉萨之行”。
“当我推车走到山顶时,看见一个骑行者蹲在路边,一动不动,似乎快被冻僵了。我给了他半块巧克力,他也不嚼,只是用麻木的眼神看着我,面色惨白,呼吸微弱。”头一次长途单车旅行的陈灵洁,第一次目睹这样的场景,第一次感到死亡离自己很近。现在谈起来陈灵洁还心有余悸,“那会儿我也快不行了,高原反应,低温,又遇到冰雹,这三样加起来确实是对一个人的极大考验。”危急时刻,从山下的四川甘孜州巴塘县陆续驶来了很多救援车辆,把滞留在山上的骑行者救下山。“已经下山的骑友及时发布的求救消息,让很多骑行者转危为安。”陈灵洁说。
但是陈灵洁和舍友们没有下山,而是在藏族牧民的帐篷里,度过了一个寒冷的夜晚。热情的牧民们用热腾腾的酥油茶款待他们,还给他们送来好几床厚厚的棉被,这让他们倍感幸运和温暖。
动因:《转山》
其实早在年初,陈灵洁和舍友丁腾、王干就已经确定了这次拉萨之行的计划,后来同寝室的藏族小伙子此里吾堆的加入,使他们有了一位“翻译官”。
最早提出这一骑行计划的丁腾说,去年11月电影《转山》的上映对他触动很大,影片中主人公骑行的318国道川藏南线位于北纬30度线上,沿途经过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上游等,被誉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一路上有平原、峡谷、河流、草原、冰川、森林、海子、雪山、湖泊、民居等迥然不同的景象,美到极致。从那时起,他就产生了骑行川藏线的想法。电影《转山》讲述的是一名台湾青年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独自骑行2000多公里到拉萨的故事,这个故事给了几个年轻人无限向往,而相对于电影里的主人公书豪来说,丁腾他们的骑行也毫不逊色,有2300多公里,历时27天。
计划:不得不向父母隐瞒
暑假期间,很多人骑行在318国道川藏南线上,像他们这样的大学生不在少数。丁腾说,美得醉人的高原美景,独特的风土人情,还有极富挑战性的高原环境,是最吸引他们的地方。
据此里吾堆介绍,有时,一天到达同一城市的骑友达500多人,而半数以上都是大学生。一路上,他与骑友聊天发现,约有一半的大学生骑友都跟他们一样,是瞒着父母偷偷来骑行的。“由于没有骑单车在高原上长途旅行的经验,担心父母会不同意。”陈灵洁说。
7月8日,他们如期踏上征程。按计划他们要从成都沿318国道一路西上,预计一个月抵达拉萨。但是由于途中芒康发生了塌方,他们不得不转道香格里拉,沿214国道滇藏线进芒康。正是在这次转道香格里拉的旅程中,陈灵洁不得不结束了自己的拉萨之行,留下了些许遗憾。
“正是因为有了这次并不算完美的单车旅行,我才有了这次生死边缘不同寻常的经历,才真正懂得要更加珍惜生命。”陈灵洁说。
分享:体能知识经验装备都重要
由于是第一次高原长途骑行,他们不敢大意,提前3个月就开始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为锻炼体能,他们几乎每天晚上都要跑四五公里,周末还要骑车专门进行爬坡训练。
骑行服、防寒服、雨衣、麻袋、压缩饼干、必需的药品、修车工具、备用车胎等,都是他们骑行中必带的物品。同时,几个人还从网上了解了一些高原骑行的知识,骑友的博客也是他们的好帮手。考虑到高原骑行的风险性,丁腾和王干还专门买了保险。
采访中,几个人分享了他们高原骑行的经验,希望对后来的高原骑行者有帮助。首先,不要勉强,要把骑行当成一种享受,这样才会快乐地渡过难关。翻越高山一定要确定在下午4点以前能到达山顶,因为夜间山顶上天气变化无常。遇到恶劣天气,要主动寻求帮助,及时发布求救信息。如果条件允许,装备要好,尤其是头盔、驮包和雨衣,因为有些路段山上有落石,戴好一点的头盔会更安全;优质的驮包可以省去不少事,因为驮包经常破会浪费不少时间;七八月正是雨季,雨衣经常用到,所以雨衣必须耐磨。
此里吾堆还提到,若能及时地检修单车会大大降低骑行中的风险。比如定期对车进行检修,及时更换坏的零件,尤其是刹车器。长途骑行对刹车片的磨损很严重,尤其是在下坡的路段。有一次,陈灵洁的车刹车失灵,下山时他只能用脚刹车,走完了30多公里的下坡路。
收获:寻找激情迎接挑战
当然,高原骑行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据丁腾说,翻越高山时冰雹天气并不少见,他们在东达山、海子山、剪子弯山和色季拉山都遭遇了冰雹的袭击,而这4次冰雹天气无一不让他们经受了极大考验。由于地形原因爬山的路段特别多,有时一连几十公里全都是爬山的路,他们只能化身“推神”,推车到山顶。一路下来,他们完成了对自己极限的挑战,也饱览了令人震撼的高原美景。
“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必须疯狂一次!虽然我最终没能到达拉萨,但是小半程的骑行中我认识了好多人,经历了好多事,变化最大的是心境。这种心灵的收获,绝不是宅在家里能得到的!”陈灵洁总结了他骑行的感慨,他希望更多的父母愿意让孩子走出家门,迎接挑战,在自然中体验本质的生活,找寻生命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