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大学,可以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自由自在地参加各种学生社团活动,甚至成为大学校园里的“风云人物”。这对于很多憧憬大学梦的孩子们无疑都是一个巨大的诱惑。此次新京报在新浪微博发起的投票显示,在“大学期间必须做的7件事”中,超过半数的学生选择了社团活动,列第三位。
社团招新季上演“百团大战”
上个月,北京大学的各个社团招新,吸引了不少学生驻足参与,就连媒体都闻风而动。北大的社团招新被戏称作“百团大战”,而实际社团总数已达到260余个。各个社团为了招新也各出奇招。一位当时在北大三角地偶然看到此景的中学生非常羡慕:“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材生的智慧碰撞啊,这就是文化。”
现在,大学生社团早已超出传统观念中的文学、艺术、体育等类型范畴。大学也会专门制定学生社团管理条例,比如《北京大学学生社团管理条例》包含八章四十七条,对学生社团的成立、活动、财务、管理、变更等事宜进行了详细规定。
大学的社团活动固然丰富多彩,也应看到,在这些风光背后,都是社团成员汗水的付出。以闻名全国的北大山鹰社为例,平时每周二、周四晚上都要进行体能训练,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到郊外活动――攀岩、野营、探险。此外还有寒假的冬训、暑假的科考。每个秋季学期结束,山鹰社都要选择一处冰雪世界,进行攀冰、雪地越野等活动。
山鹰社有关人士介绍,上周,北大山鹰社2012科考队刚刚完成了为期五周的训练,其中,4月29、30日,登山科考队在东灵山进行了联合负重体能拉练,为期两日一夜。
正是在这种高强度的训练中,山鹰社的学生才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先后登上了念青唐古拉、格拉丹东、玛卿岗日、卓奥友等十几座山峰。截至2009年拥有11名国家一级登山运动员。统计资料表明,自90年代以来,北大登山队共有70余人攀登过雪山,30人有过两次以上高山经验,21人曾到达过7000米以上的高度。
参加社团活动积累能力优势
在大学社团中,默默无闻的新成员不仅要努力练习技能,还要能够沉得下心来跟在“老大”们后面,也许到了大二、大三才能崭露头角成为社团骨干。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的刘枫回忆,刚入学的时候,寝室6个人都报名了学生社团,而且一大半都不止报了一个。每次社团有活动,也都兴冲冲地去参加。后来,“功课重了,谈恋爱了,渐渐地参加社团活动的人就少了。到了大二,基本上只有我和另外一个同学还在坚持”。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的社团指导教师黄冲认为,体验过社团生活的学生相比其他同学要具有学识、思维上的优势;而在职场上,相比其他求职者来说,一个曾经很好地融入到社团生活中的大学毕业生则更具有市场竞争力。这种现象在那些参加技术型社团(比如计算机协会、无线电协会、新闻社等)的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这说明,参加过社团活动的学生实际上是受到了一种特色教育。这种特色教育体现在社团活动的全过程中,比如,学生们在开展业务(包括兴趣、技术等)培训和实践的过程中培养了一技之长,这是他们的市场竞争力的核心;在组织集体活动的过程中锻炼了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培养了集体服务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这是综合素质的表现;在团体成员的相互交流中得到启发,提高了思想境界和思维水平,这是学生们后续发展所必须的。”
■ 大学观点
管理松散,组织活动难度大
●小李,北京林业大学学生,大学社团生涯三年多
我们学校搞过一个调查,差不多有一半学生觉得社团活动吸引力不大。我觉得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参与者自身的。刚入学觉得什么都好玩,心浮气躁,不能冷静思考自己到底喜欢什么,要在哪个社团坚持做下去,然后一有别的因素分心了,比如功课或者其他事情,就会脱离社团活动了。
另一方面,社团本身也有问题。一般学生社团管理都比较松散,校方的直接领导或是经费投入极少,组织活动难度比较大,而且现在学校里社团太多,竞争也很厉害。
不过,我觉得参加社团活动还是很有益处的,长远说可以提高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交际能力,这些能力都在课本知识之外;就眼前说,积极参加社团,积累经验和能力对于今后找工作、申请国外学校,都会有帮助的。
大学日志
2009年4月3日,北京大学山鹰社二十周年社庆开幕式暨山鹰基金启动仪式在英杰交流中心举行。
2010年7月,北大山鹰社探路者登山队十七名队员登顶西藏卡鲁雄峰(海拔6674米)。同月,北大山鹰社际华登山队全队成功登顶地处祁连山脉西段的素珠链峰(海拔5547米)。
2012年5月6日,第三届CMUC年度魔术交流大会暨冠军杯魔术比赛在中国农业大学落幕。中国人民大学魔术主题俱乐部荣获最佳社团奖。
2012年5月,北京大学社团招新在北大三角地举行,百余社团各显其能、各出奇招,展现社团特色文化魅力。
2012年5月,清华大学第九届学生社团文化节举行,文化节评出教育扶贫公益协会等12个“2011-2012学年度清华大学学生十佳协会”。
2012年6月,人民大学公布了“2011-2012学年度社团风云榜”评选结果,爱乐人协会、手语社、樱花社等名列前茅。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