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名重庆驴友在原始森林遇险16小时后,渝鄂两地60人的救援队伍联手搜救。20日,经过长达16小时的搜救,被困在黔江与湖北交界的原始森林中的16名驴友获救,其中1人受伤。
20日下午3:30,记者赶到黔江,在该区中心医院急诊室,记者见到了受伤的驴友“冰瓜”,以及他的15个驴行同伴。36岁的“墨香”是此次驴行活动的联系人,她告诉记者,在受困的16个小时里,有驴友迷茫过,“听到搜救人员声音的那一刻,我们好多人都哭了”。
受伤驴友在黔江中心医院进行简单的伤口处理
18日晚7点
10男7女驱车去黔江
“墨香”介绍,此次驴行队伍中包含10男7女,来自主城区各行各业,没有专门的活动组织者,属于彼此间的一种邀约,口头上已经明确了责任自负、费用AA制。多数驴友都是第一次见面,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一个“快乐驴友客栈”的QQ群。
在查看了天气情况和卫星地图后,18日晚7点,他们乘坐驴友的一辆依维柯车从重庆主城出发,驶往目的地――湖北咸丰平坝营。因为是短线驴行,所以他们选择了轻装上阵。4个多小时后,17人到达黔江邻鄂镇五村乡扎营休息。
19日上午10点
早饭后16人徒步驴行
经过一夜的休整后,19日上午10点,一行17人来到邻鄂镇上吃过早饭后,除了1名司机直接将车开到平坝营等候外,其他16人选择以徒步探险的方式前往,他们预计在当天下午3点之前在平坝营会合。
“墨香”表示,由于是第一次去那个地方,他们原计划在当地找个老乡作为向导,但找了好几个村民,都被拒绝了。村民告诉他们:“要一直往右走,不能左转。”“墨香”说,或许是队员们理解错误,路线刚好走反了。
19日下午4点
原始森林里迷了路
“前面荆棘丛生,怎么走?”“墨香”回忆说,19日下午4点,原本想穿越黔江区灰阡原始森林的他们,当走到灰阡原始森林杨家沟处时,却发现前面没有了去路。此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就只有他们16个活人,想问路都没办法。
“就在大家着急的时候,几名队员突然发现山对面有一条机耕道(实为森林防火带)。”通过磋商,大伙决定顺着附近的水沟下行到那条“机耕道”,“我们相信这样能找到一条通往湖北平坝营的大路”。
19日晚上7点
悬崖挡路集体被困
然而,就在大伙顺着水沟往下走的时候,意外发生了。由于坡陡坎高,“冰瓜”下坎时抓住的小树苗被连根拔起,坠到了四五米高的坎下。不幸的是,此时滚下的一块50厘米长、30厘米左右直径的石头刚好砸在了他的小腿上,顿时血流如注,骨头都露了出来。
满眼全是树,天色又暗,“墨香”、“雪茄”和“行者无疆”3人继续向那条“机耕道”走去。“步行穿越荆棘近两个小时,前面的悬崖又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我们只好停了下来。”而此时已经是晚上7时许,无奈之下,墨香掏出了手机向警方求救。
19日晚7:30
渝鄂60多人联手搜救
19日晚7:30许,黔江区应急办接到求救电话后,立即组织消防、安监、公安、卫生、舟白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召开紧急会议,通报了16名驴友被困渝鄂交界地带的消息,并根据初步了解的情况,制定了相关救援方案。
当晚,黔江区公安消防支队支队长柳德成抽调了7名精兵强将,与安监、公安、卫生等部门共30余人组成救援队伍,连夜奔赴湖北省咸丰县境内。与此同时,湖北省咸丰县甲马池镇政府也召开了紧急会议,组成了安监、平坝营景区工作人员等30余人的救援队伍。
20日凌晨零点
救援一度陷入僵局
“由于驴友对线路不熟悉,每走一段他们都和我保持通话,告知如何行进,我估计他们离平坝营不远了……”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搜救队伍无法确定驴友被困的具体位置,无法制定搜救方案,这时,在平坝营开农家乐的老板张长清称,依照他个人的经验,被困驴友距离平坝营不远了,应该就在附近不远的地方。
为了确定被困驴友的所在位置,渝鄂两地的搜救队伍决定乘索道到鸡公山山顶放烟花,同时打电话给“墨香”。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救援人员燃放了五六组烟花,但“墨香”回电话说,“我们没看见烟花,也没听见响声”。这让搜救工作陷入了僵局,而此时已经是20日凌晨零点。
20日凌晨5点
兵分两路手机定位
搜救队伍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采用卫星定位跟踪3名求救人的手机信号。黔江区消防支队通过卫星定位发现,3名求救驴友所在的区域在杨家湾、月亮湾和竹林湾之间。随后,渝鄂搜救队伍决定兵分两路进行搜救。
一路甲马池镇搜救队从景区往黔江区邻鄂镇沙子场方向搜寻,另一路由黔江区搜救队从黔江区邻鄂镇沙子场往坪坝营方向搜寻。20日凌晨5时许,黔江搜救队赶到黔江区邻鄂镇沙子场,在两名当地村民的带领下,进山搜寻。
20日上午8:46
山腰找到被困人员
“由于手机没有信号,在搜寻的过程中,我们只能通过海事卫星电话和被困驴友取得联系。但我们走到了海拔1600多米的山顶,还是没有发现他们的踪影。”搜救人员告诉记者。就在这时,搜救人员突想起了3名被困人员求救时提供的经度和纬度分别是108.87063、29.47266。
随即,搜救队伍一边采用卫星定位锁定他们的位置,一边用自己的手机检测自己所在的经纬度,而越往下走经度越接近。“有人吗?”“我们在这儿!”上午8:46,营救的消防官兵在山腰大喊两声后,听到被困驴友的回话,顿时欣喜若狂。而就在此时,另外一边也传来好消息,称报警求助的3人已经成功脱险。
20日中午12:45
被困驴友全部获救
搜救人员沿着布满荆棘的丛林一路艰难行进,终于在40分钟后到达被困驴友所在的小溪沟附近。对于救星们的到来,被困驴友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在一旁,受伤的“冰瓜”坐在石头上,腿上已经缠上了纱布,还用牙膏进行了简单的处理。
很快,13名驴友收拾行装,在搜救人员的带领下,沿着3名求助驴友的足迹下行。“山间的小溪处于两山之间,乱石密布,荆棘丛生”,柳德成告诉记者,加上“冰瓜”小腿受伤严重,他们步行长达3个多小时,中午12:45终于安全到达了邻鄂镇沙子场。
听到搜救人员声音那一刻
我们有的队员哭了出来
20日下午4点,黔江区中心医院急诊室,记者和受伤的“冰瓜”、有7年多驴行经历的“子非云”以及主治医生陈麒麟就此次被困事件进行简单的对话。
记者:你们是否经常邀约一起驴行?
“冰瓜”:我今年40岁,3年前开始迷恋上这项户外运动,并经常一起邀约驴行。此前一直很注意安全,这还是第一次出现意外。出事时,为免家人担心,我没有打电话。
记者:以后还敢去驴行吗?
“冰瓜”:这次受伤让我长了个记性,但以后还是会驴行。
记者:此前去过哪些地方?
“子非云”:近线去了武隆、江津、綦江、南川等地,远线到过云南、川西以及广东等地。
记者:被困原始森林后是否感到恐惧?
“子非云”:发生意外后,有几个小时内我曾一度迷茫,但谈不上绝望。听到搜救人员声音的那一刻,好些队友都哭了。
记者:受伤驴友的伤情如何?
陈麒麟:伤口有10多厘米长、2厘米宽,深度直达胫骨,周围有轻微红肿。入院后,已经做了局部清创处理。因为污染较重,加之时间较长,所以暂时没对伤口进行缝合。
记者:是否会留下后遗症?
陈麒麟:现在,最迫切的是彻底对伤口清创和解决胫骨外露的问题。等他恢复后再进行植皮,这起码需要一个月。治疗后不会留下后遗症,对行走也不会有影响。(文中当事驴友名字均系网名)
专家建议
为最大限度规避风险 驴友组织亟待协会化
2009年7月11日,35名重庆驴友在穿越万州与云阳交界的潭獐峡区域时突遭山洪袭击,仅16人获救;
2011年11月6日,广东30人探险团在鹤山迷路,1人不幸死亡;
2012年4月29日,6名重庆驴友在南川三泉镇与贵州省道真县交界处露营遭遇洪水后被困。最后,6名驴友在贵州获救。
在驴友队伍日趋庞大、探险活动渐渐增多、安全事故常有发生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看待驴友及其探险活动呢?
对此,重庆市旅游商会会长刘放昨天表示,早在10年前,我市便开始出现驴友组织,目前已有上百个驴友组织,成员有五六千人,其中包括企业家、大学生、白领等。
驴友出游如何避免类似悲剧?刘放认为,首先,驴友本身需要理性出游,不能仅凭勇气就去冒险。一些有好奇心、探险欲的驴友往往通过QQ、微博联系,自发组织探险,极易出现失踪、被困、伤亡等悲剧。
其次,一些地方为了以旅游带动经济发展,不惜邀请驴友盲目推介尚未成熟的景点,也是导致驴友遇险的一大因素,应引起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
最后,刘放呼吁,驴友组织目前还是一盘散沙,我市驴友甚众,却没有一个规范的协会,希望旅游主管部门能把驴友组织纳入协会化管理,主动为驴友们发布一些探险办法、自救措施、天气预警等信息,同时提供一些必要的旅游培训等服务,最大限度地规避旅游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