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到西藏樟木口岸,全长5779公里,两个中国美院毕业的研究生花了69天 ,用自行车骑完了这一路,还募集到了171颗树苗。而他们骑的,居然是用竹子做的自行车。
日前,《竹迹行――胡建明、王亮主题作品展》在杭州复兴大院的“谁房子”空间举行。该展览展示的,是胡建明、王亮在完成沪藏行后,根据路上的经历创作出的一系列艺术作品。昨天,这两位“行者”在展厅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分享这一路上骑行的故事。
据悉,该展览将持续到本月20日。
竹子自行车是瑞士订做的
他们边修车边赶路
去年8月,胡建明和王亮从美院雕塑系毕业。胡建明从网络上无意间看到用竹子做成的自行车,突然萌发了骑车远行的想法。
“当时就觉得骑竹子做的自行车很好玩,而且可以宣传环保概念,很有意义。会做竹子自行车的瑞士人罗伯特,他听到我们要骑车穿越沪藏后,立马答应在瑞士为我们订制自行车。”胡建明笑着回忆。这一路骑下来,他的皮肤晒得黝黑,整个人瘦了一大圈。
有了竹子自行车之后,胡建明和王亮找到了上海的环保组织“根与芽”。后者在近年里发起了“百万植树计划”,期望在2014年前,在内蒙古种下一百万棵树。
胡建明和王亮决定在路上宣传“百万植树计划”。罗伯特和内地某竹制品公司听到他们的计划后,答应他们每骑行100公里,分别为该计划捐献一颗树。
而当一切准备就绪时,他们遭到了家长和同学的反对。
“当时家里都是极力反对,临走时,我的同学还开玩笑说,‘这可能是最后一次和你吃饭了。’”胡建明和王亮没有听从别人的意见,背上包就上路了。
从8月18日到10月31日,胡建明和王亮每天骑行十多小时、超过100公里,而他们之前最远一次骑行,不过十多公里。
“一路上,我们的自行车补胎了十多次。而竹子做的自行车,轴承处经常出小毛病,一路骑一路修。”胡建明和王亮一路上遇到了许多骑友,最多的时候,他们十多人一起穿梭在成都去往拉萨的公路上。展览开始当天,有好几位路上遇到的朋友坐飞机来看展,让他们俩非常感动。
他们俩还去了纳木措、羊卓雍湖、珠峰大本营、布达拉宫。一路上,他们遇到了很多友善的人,还遇到了很多新鲜事,“我们住了许多旅馆。有些旅馆,骑车的人只要20元一晚,而普通的人要100元。在一些饭店,往往是骑车的人一份菜单,普通人一份菜单,两份菜单的价格还不一样。”
从上海到成都的路颇为顺利,而从成都到终点――靠近尼泊尔的樟木口岸,路途就开始艰难起来。“那边是自然保护区,没有公路,而且到了十月,气温已经接近零下十度,都是冰天雪地,我们只能沿着汽车留下的印迹,艰难前行。”胡建明说。
一路险情一路游
遭遇持刀抢劫,车祸还险些丧命
这一路的骑行,胡建明和王亮遇到过数次险情。胡建明最危险的一次是差点被一个公车碾过去:“当时一个电动车先是把我撞到,后面紧跟过来的公车撞到我的背上,把我撞倒在地上滚了一圈,幸好没什么大碍。”
而让王亮心有余悸的是,一次在路上遇到敲诈勒索的人,“当时他拿着刀,威胁我们把身上的钱给他,我们向过路的卡车司机求救,才幸免于难。还有一次,我们俩差点被山上的泥石流就地掩埋……”
虽然一路上险情不断,但他们表示,这一路的乐趣远远大于危险,“在路上我们遇到了许多朋友,他们都在自行车上留下了签名,而且许多人慷慨解囊,愿意为植树计划出一份力。”
经过69天的长途跋涉,胡建明和王亮终于到达了终点。而回来以后,他们俩打算把这一路的经历办成一个艺术展览。
胡建明画了四幅油画,主角都是一路上最常见到的牦牛,“牦牛给我的印象最深,在海拔五千多米,冰天雪地的青藏高原,他们的姿态却是非常顽强。”他还创作了装置作品《172棵树》,这个作品用许多竹枝拼凑而成,从展厅的墙顶上倒挂下来,每个树枝的关节处,都包扎着纱布,“我们这一路骑行下来,看到许多被砍掉的树桩,非常心痛,希望这个作品能够提醒人们保护西部的自然环境。”
性格稍显腼腆的王亮,他创作的装置作品《回声》则显得比较抽象。他用黑色且有弹性的棉布,做成纠结缠绕的大树,“这个作品反应了我这次旅行后的心情,是一种情绪的释放。”
胡建明和王亮还把路上拍的一百多张照片和每天写的日记,制作成PPT,在展厅里放映。此次骑行,他们为“百万植树”计划募集到了8000元的资金,也筹集到了171棵捐给中国西部的树。
胡建明和王亮都表示,这一次旅行,让他们明白了,只要坚持做一件事,不知不觉就会有成果,而且会比想象的容易许多。
“至少我可以吹牛吹一辈子了,我可以骄傲地告诉别人我当年骑车穿越了沪藏线。”胡建明打趣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