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在日本的民宿中,遇上了一位骑单车环岛的法国人。印象中,日本“环岛”较少听见,而他的有趣故事,倒真吸引了我;最近他告诉我,半年后,他完成“环岛”,更在东京找到了一份工作。他本已是一个很厉害的旅人,曾花了大半年时间从法国骑单车到土耳其(如不懂地理位置,不妨Google一下有多远),这个日本环岛之旅,是他的第二个旅程。
对我们来说,这些花上一年半载的“长征”,难以想像,对他们来说,或我听得多后,已觉得是正常不过,不值一提。但是,他背后的因由,才是令我深刻之处。
原来,他来日本并非真想“环岛”,而是来此读书。他主修建筑,又喜欢日本文化,便希望到日本读个建筑学的Master。来到东京后,始发现沟通上有误会,原来他的资格有问题,不能入学,报名时却因校方系统出错而察觉不了,他向校方投诉不果便作罢。既然来到,他也没决定回家,打算在日本玩个半年,把钱都花光才算。然后,那就考虑到,倒不如单车环岛吧?这曾是他一个小小的心愿。
那刻,我问,你不打算找别家大学?他说,没了就算,回家再想吧!说不定能在日本找到工作呢?
为此,他的女朋友也辞掉了工作,跟他一起玩。外国人环游东南亚或中国听得多,日本好像头一次。遇上他的那天,是他女朋友生日,他们走到Universal studios庆祝,看见他们的表情,我羡慕他们的幸福,也欣赏他们的豁达。
换着我们,理应急不及待找别家学校或回家“认命”了。或许,我们就是习惯了这一套既定的生活模式,一定要循规蹈矩、一定要顺应天命而走,逆天而行、没有计划?“搏唔过”。我相信,对“争取利益”上,我们总会比西方人强,既是校方出错,“昆”了我过来,还不四出投诉吗?投诉失败、争取不了,找过别家学校,或尽早回家找份工作,也很正常呀?可是,对他们而言,既然争取不来,何不借此机会闯个新路向,不必要执著于同一个方向,可能又会杀出另一条新血路?
你可以说他“不务正业”、“逃避现实”,在他们眼中,却是体现了我们的“柳暗花明又一村”、“船头桥头自然直”。
看到他终于在东京找到了一份新工作,我衷心恭喜他,他亦表示,没想过不在当地读书,也可得到一份心仪工作。当然,你知我知,“这些机会,并不属于我们亚洲人”的;身为一个西方人,哪管你零学历,在很多公司眼中,已比一个饱读几廿个学位的亚洲人为甚了。先别管这些“歧视自己人”的背景,也不要过分“葡萄”,光是当日他愿意、敢胆踏出第一步去流浪、去寻找机会,亦已胜过很多人了。
无论我们再豁达、想得再美好,相信90%的香港人,或说亚洲人,最终也得顾念“家”,哪管你从18至30岁,均在全球各地Working Holiday,若有幸获得“PR”,当然恭喜你;若非,你31岁时,还得要“回家”,甚至,你若真从18-30岁均人在异地,那么你香港这片土地理应上容不下你了,除非,你是富二代,或自己创业。很难像他们般,不顾一切,抱着一种没有回头的打算,把钱花光才算。这份勇气,未必人人可以。
这个决定,或许不只是“帅”那么简单,而是一种生活态度。
当然,在他们的社会文化中,能接受这种生活态度,亦有机会让他们轻易“重头来过”。我们的社会吗?
Hm…..
不过,无论是旅游还是人生,适时放开执著,某些层面上豁达一点,不单能走出固有的路线框框,看到更多没有想像过的风景、遇上很多意想不到的人(一如当天若非“穷途末路”委身于那小小的Airbnb中,我也不会遇上这对厉害的情侣),或许又能碰上新的出路?
摄于高野川 @ 京都,日本
Facebook专页: https://www.facebook.com/360.days.in.austra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