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蒋育荏 photo 张晋瑞偬以笆姓??br />
在大溪,许多木艺作坊的名字里都有个“协”字,这是因为要成就一件好作品,木工、凿花、髹漆三者之力缺一不可,除了有合作的意涵,更代表着生命共同体。木工在大溪并不只是个传统产业,也不只是段历史记忆,更是大溪人的精神所在。
李腾芳古宅是台湾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家大宅之一 (图/桃园市政府,以下同)
树木虽然会倒下,但它们的生命并不会就此停止,而是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下去。从前人们会在春天上山伐木,到了夏天就利用暴涨的大汉溪水将木材运送到大溪,在原料取得容易,交通又便利的条件下,大溪早期开发所需的木材从不匮乏。当时的大汉溪,河道比现在宽深许多,航运顺流而下只需4小时就能抵达大稻埕,加上本地又出产樟脑、茶叶、煤矿和木材,因而国际贸易发达,许多人经商致富。嘉庆年间,富商林平侯来到大溪定居(他的儿子后来成立了板桥林本源商号),以4甲土地建了座通议第大宅,当时他从唐山请来许多匠师,其中也包括木工师傅。这些师傅回唐山之前,将技艺传授给本地子弟,随着徒子徒孙开枝散叶,木工技法也越加纯熟,大溪的木艺产业于是享誉全台,成为当地特色文化。
虽说现代人一想到大溪,立刻就连结到豆干,其实大溪的神桌路与嫁妆路也是非常有名的,神桌路就是像八仙桌、太师椅这一类的作品,而嫁妆路则包括八脚眠床、梳妆桌椅等,这次范老师就是要带我们走访大溪的木艺历史。
拥有百年历史的斋明寺,是大溪地区最值得参访的寺庙。
外观朴实的斋明寺,竟然藏着国家宝藏
说到大溪神桌路,范老师首先带我们来到老街对岸的斋明寺。清朝时,大溪农民李阿甲出家前往南海普陀山的法雨寺学佛,得法号为性悦,他在道光年间奉迎一尊观世音菩萨回到故乡结庐修行,寺名福份宫,这便是斋明寺的前身。后来斋教的龙华派在台湾流行,福份宫法脉转承,并改建为斋明堂。日治时期因住持师承福州鼓山涌泉寺,于是成为禅宗曹洞宗的寺庙。昭和12年在皇民化运动威胁下,斋明寺为了生存而加入日本曹洞宗的宗派,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左、右神坛上方会出现日本永平寺和总持寺寺徽的缘故。目前斋明寺隶属于法鼓山,在法统上又回到了中国曹洞宗的体系。
斋明寺大殿上方的擂金画,也是难得一见的艺术品。
斋明寺在外观上是栋朴实的三合院建筑,虽然立面也有些相当精彩的装饰,但和名山大庙相比仍旧低调许多。“可不要小看这里,里面有很多宝藏呢!”范老师说。他首先带我们来看的,就是位于正殿的供桌。这张供桌由木雕大师黄龟理先生于1937年以整块黄杨木雕刻而成,刻画的主题为“唐明皇夜游广寒宫”,其雕工之精细,技法之纯熟,皆令人叹为观止,无论是凿花镂空,还是镶嵌上漆,都无懈可击;画面中的人物姿态表情各异,栩栩如生,杂沓纷纭,宛如一场热闹喧天的酬神大戏。
范老师也提醒我们抬头看看供桌上方的横梁,黑底描金的佛经故事看上去既典雅又特别,这种技法流行于广东一带,因为在绘制过程中需要将金箔过滤“擂”成细粉,因而被称为“擂金画”。由于擂金画在台湾庙宇中并不算常见,是以斋明寺的擂金横梁也就显得格外珍贵。
吕鹰扬在清末曾经中过秀才,家中梁柱的木雕装饰也很有看头。
斋明寺的镇寺之宝是全台湾唯一的宋版《碛砂藏经》影本,这部经典是在宋元年间由三代圣尼相继木刻完成,总共历时91年,因为开雕于苏州碛砂延圣寺而得名。据说她们当年为了专心刻经,甚至自断一条手臂以明志。1931年时,上海以古版重印了这部经典,斋明寺住持立刻从大陆请回一套,为台湾收藏古版藏经开了先例。至于其他宝贝还包括于右任、严家淦等人的真迹墨宝,以及寺庙后方建于同治5年(公元1866年)的敬字亭等,都很值得一看。
在李腾芳古宅,品味士大夫阶级的风雅
看过了木艺在宗教上的表现,接着我们前往李腾芳古宅,看看富有的家族是如何以木雕装饰自己的门面。还没进到古宅之内,光从屋顶上那6对翘脊燕尾,就可推断出大宅主人在地方上必定是位有头有脸的人物。李腾芳是大溪历史上唯一的科考举人,他的父亲利用大汉溪的航运经营稻米生意而发迹致富,今日在中央路与得胜路口,仍能看到李家当年“金兴”商号的华丽牌楼。
厅堂中除了供俸祖先,两旁墙壁上还有当年与李腾芳同期科考的友人所题下的字画。
- 1
-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