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县革命烈士纪念碑
云县革命烈士纪念碑为缅怀在剿匪征粮战斗中光荣献身的人民战士,云县人民政府于1950年12月在人民会场建立烈士纪念碑,以纪念68位烈士的光辉业绩。1969年1月,烈士纪念碑迁于南河西岸原县汽车队与工人俱
滇缅铁路遗址位于云南省临沧市云县爱华镇黑马塘村分水岭两洋分水处祥临二级公路边,距离县城15公里。
原滇缅铁路遗址为抗战时期建设的运输援战物资铁路,后因抗战胜利停建,在云县境内留有多处修建铁路遗址,此处为交通最便利之处。
滇缅铁路修建于抗战初期,起点在今昆明北站(当时称为昆明总站),由国民政府于1938年12月动工,1942年因滇西失守而停工,整个工程浩浩荡荡,但线路实际铺轨仅仅是从昆明修到了安宁(后又拆除),始终未能达到最终目的地——缅甸的腊戌,近30万人的血泪劳动最终功亏一篑,成为一大历史悲剧。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驻滇英领事照会云南总督,提出从缅甸修筑铁路经滇西的腾越进入云南,路权归英方。鉴于中法滇越铁路丧失主权的教训,政府和滇人都提高了警觉,不敢再让路权与外人。经滇人力争,清政府遂与英使达成协议,议定滇缅铁路各修各界。滇绅陈荣昌以滇缅路权已争回,便呈请滇督将修建滇缅铁路事务归入滇蜀铁路一并办理,改名为滇蜀腾越铁路公司,后公司又归并云南省公路总局。至1935年,公路总局派人前往勘测从祥云县的清华洞起,至滇缅交界一段的铁路线,长约400余公里,建筑费估算约法币1820万元。
抗战爆发后,沿海港口及铁路交通线均已沦陷,国民党政府迁移到大西南。为取得国际援助,除修筑滇缅公路外,由中央政府主持修筑东起昆明,西经安宁、一平浪、禄丰、广通、楚雄、姚安、祥云、弥渡、南涧、云县、耿马等县,直达中缅边界术达的滇缅铁路。1938年12月起,开始分段修建。东段由昆明至祥云县的清华洞,长410公里;西段由清华洞抵术达,长470公里,全线为米轨,以便于同缅甸的铁路接轨,拟连通缅甸密支那铁路线上的腊戌站。
几十万人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为了赶筑一条路,数不清的人献出了生命。1937年抗战爆发前,国民党交通部次长曾养甫就意识到,如果沿海口岸不保,中国将失去外援,陷入危险境地。必须尽早铺设一条从西南向外与国际联系的通道,这就是后来以悲壮和惨烈镌刻在中国抗战史上的滇缅铁路的修建,当时中国的几位著名的铁路和桥梁专家都参与了滇缅铁路的建设。1937年交通部公务司司长萨福均调任滇缅铁路局局长,1939年一代铁路巨擘杜镇远先生亲任滇缅铁路局局长兼总工程师。杜镇远延聘了一批一流的工程技术人员。如任副局长的张海平、任副局长兼副总工程师的王节尧、任工程局工务课正工程司的汪菊潜、任第一工程处副处长的陶述曾、继任滇缅铁路局局长的龚继成、总工程师室的副总工程师李耀祥、督办公署技术委员会委员汪禧成、设计课长林同炎,第三工程处工务课技术股主任雷从民、第三总段副工程司兼分段长石衡,此外还有朱葆芬、夏舜参、顾彀成、祝秦萱、周庸华、卢肇钧等。这些工程技术人员几乎全是毕业于国内名牌大学并留学欧美的专攻土木工程或铁路建设的专门人才。如杜镇远、王节尧、汪菊潜、龚继成、石衡、林同炎等均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雷从民、卢肇钧毕业于清华大学,陶述曾毕业于北京大学,汪禧成毕业于交通大学,夏舜参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张海平毕业于普渡大学,朱葆芬毕业于康奈尔大学。
由于抗日战争日益的危急,滇缅铁路的修建终于提到了国民政府的日程。然而对于当时的云南省政府和滇西百姓来说,出动三十万的劳力,供应三十万人的吃粮问题,却是一个颇为艰巨的任务。铁路经过的蛮荒地区,瘴疠横行,蚊叮虫咬,许多人得了疟疾和肠胃病,而云南本地民工又十有八九抽鸦片烟。民工体弱不支,加上生活供应困难,施工效率极低。
1942年,日军侵占了缅甸,随后又攻陷了我滇西重镇腾冲、龙陵、畹町等地,直接威胁到整个滇省西部。为防止日军利用滇缅甸铁路,当局只得忍痛将该路西段已修好的路基、涵洞等基础工程破坏,以免资敌(同时破坏的还有滇缅公路西段)。以致全线停工,滇缅铁路督办也撤回内地,滇缅铁路功亏一篑,其东段也仅修至安宁(因叙昆铁路轨料供应紧张,1944年安宁至石咀段的路轨被移铺至叙昆铁路曲靖和沾益区间,以解决沾益军用机场的交通联络)。最后,滇缅铁路滇西部分的路基工程在一片爆破声中化为烟尘。为保障国际通道畅通无阻,当局决定另修中印公路(即“史迪威公路”),于1944年随中国远征军反攻缅甸时开始动工修建,滇缅铁路停工。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忙于返回内地接收,并准备打反共内战,加之滇缅公路已恢复通车,滇缅铁路失去了作为国际通道的战略意义,已无修建的必要,整个工程因而半途而废。解放后的1958-1959年,铁道兵部队利用原先抗战时期已完成的路基从石咀铺轨至了楚雄一平浪,史称"昆一线"。1970年成昆铁路通车以后又陆续拆除了昆一线,滇缅铁路仅遗存昆明北站至石咀的12.4公里线路,称为"昆石线"。在今天的昆明西山碧鸡关、楚雄禄丰、一平浪和临沧云县都遗留有较完整的当年滇缅铁路隧道和路基遗迹。
云县革命烈士纪念碑为缅怀在剿匪征粮战斗中光荣献身的人民战士,云县人民政府于1950年12月在人民会场建立烈士纪念碑,以纪念68位烈士的光辉业绩。1969年1月,烈士纪念碑迁于南河西岸原县汽车队与工人俱
距离北京市中心不足100公里的密云县,“农村学生成长乐园”已初具规模。在密云县教委的推动下,11所市级乡镇校外活动站已经建立起来,其中3所为乡村学校少年宫。如今,共有36662名中小学生在密云县上学,他们正享受...
圣教寺,又名三教寺,在云城立新街田家坡头。此寺建自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原为傣族小乘佛教的缅寺。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该缅寺纳入全国曾官制,归礼部管理。新建观音殿、禅房等,大殿改塑普陀全
原滇缅铁路遗址原滇缅铁路遗址为抗战时期建设的运输援战物资铁路,后因抗战胜利停建,在云县境内留有多处修建铁路遗址,此处为交通最便利之处。…
2019年4月28日,2019徒步中国.全国徒步大会百色“地心之旅”(凌云、乐业)站,在广西百色乐业县圆满闭幕,这是徒步中国.全国徒步大会第五走进凌云和乐业,是徒步中国系列活动的总第52站,本次活动共有来自全国各...
5月12日,由浙江省淳安县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淳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上海鸿鲸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承办,上海自行车运动协会技术支持的2019年斯柯达HEROS中国自行车系列赛千岛湖・鸿鲸枫度在千岛湖正式鸣枪。千岛 ...
目的地介绍石城民俗村位于密云县石城镇政府所在地,是密云县开发西线旅游的中心地段,距密云县城25公里。这里东临密云水库,西倚云蒙山。桃源仙谷自然风景区和九道湾自然风景区这两大著名景区构成了该村的支柱…
目的地介绍石城民俗村位于密云县石城镇政府所在地,是密云县开发西线旅游的中心地段,…
白莺山茶是云南省临沧市云县白莺山的特产。白莺山是古茶树的自然博物馆,茶树种质资源的基因宝库。白莺山所处的澜沧江中游地带,自古以来便是今天普洱茶生产原茶-------云南大叶茶的在种植腹地。白莺山位于临
在大理州祥云县,位于刘厂镇王家庄村的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是云南省著名的红色景点。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距刘厂镇政府驻地3公里,距县城35公里、320国道公路4公里。故居所在地王家庄村,背依青山,绿水环绕
密云县新城子镇地处雾灵山脚下,境内海拔300—1735米,平均海拔699米,属暖温带大陆干旱季风型气候,年平均降雨量760毫米,年日照时数2800小时。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独特的气候极适宜李子的…
缙云黄茶外形金黄光润、汤色鹅黄明亮、滋味清鲜柔和、香气独特持久。外形:金黄显绿,光润匀净汤色:鹅黄透绿,清澈明亮叶底:玉黄隐绿,鲜亮舒展滋味:清鲜柔和,爽口醇和香气:清香高锐,独特持久缙云黄茶缙云县…
“鼎湖”牌茶叶“鼎湖”牌茶叶是缙云县同丰有限公司的主营农产品之一。该茶产于群山环抱,万谷云烟,山奇石异,林木葱郁,气候温和,素有“仙家洞天之地,天遗林泉”之称的国家级风景区----仙都境内,具有形美…
凌云县大力培植壮大茶叶这一农业支柱产业,以创建无公害茶园和有机茶为重点,积极推广标准化生产,努力改进加工工艺,茶叶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该县继2001年被国家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命名为“全国
密云县地处北京市东北部燕山山脉脚下,被誉为“北京山水大观,首都郊野公园”,是北京市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密云旅游以“山水”见长。山间的潺潺溪流、鸟语花香,以及低于市区的温度,使得密云成为夏季人们游山玩水...
在中国云贵高原东南麓广西凌云县沙里瑶族乡有一片山地叫做“浪伏”,是八桂壮乡最远山区之一。这里世代都住着壮家人,壮家人视五谷为神,以杂粮为生,以饮茶为尊。据浪伏祖辈传说,因大地肥沃,适宜种植五谷杂粮,所
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县沙里乡浪伏村茶场创建于1988年,1991年开始试种凌云白毫茶,1998年后开始大面积种植,2001年已发展到180.7公顷,茶园由大大小小12块园地组成,园地与园地之间隔离的林木
中国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会员携京津冀自驾车旅游护照车友于3月28日进行了大型绿色公益植树活动,此次活动在密云县旅游发展委员会、宝驾租车、大容车易、人人车、易修车网、集群通以及中国民防浩天志愿者救援队等单位...
2015年1月16日下午14:00时,京津冀自驾车旅游护照在北京首发,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金龙建国温泉酒店召开。发布会由河北省自驾车旅游协会秘书长赵洁主持,中国旅游车船协会自驾游与露营房车分会秘书长鲁青山、北京市旅游 ...
桃源仙谷的银冬世界在漫长的冬季,人们已经习惯走出家门参与各类冰雪运动,亲近自然,释放活力。如果说春夏秋的密云是一幕幕赏之不尽的山水长卷,那么冬季的密云则披上洁白的盛装,一派北国风光。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