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天为止,全国网游防沉迷系统强制推广已经整整一周,社会各界给予的评价褒贬不一。防沉迷系统究竟带来了什么?它真能“斩妖除魔”吗?记者日前进行了一番深入调查。
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正式推行
日前,八部委联合发布网络游戏全面防沉迷时间表,从技术层面切断未成年人与网游的关系,限制未成年人上网时间,使他们能够重新走上正常的生活轨道。4月15日起,国内所有网络游戏开始强制推广防沉迷系统,至7月16日全面实施。消息一经传开,立刻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给予的评价褒贬不一。
家长拍手称快,网吧老板愁上心头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网民人数已达1.27亿,其中有1000多万患网瘾的未成年人,他们迷失在网络编织的“虚拟世界”之中,不能自拔。网络游戏厂商更是变本加厉,利用未成年人心理脆弱这一特点,不惜用暴力、色情作为卖点,让玩家虚荣心得到满足,把他们“强行”留在网络游戏中“走火入魔”。
网游防沉迷系统的推出,最高兴的莫过于家长了,他们几乎把“防沉迷”视为“救命稻草”。
“赶快付诸实施,帮我们管教管教孩子吧。”网游防沉迷系统要等到7月份才能正式运行,而市民李女士已经按捺不住对“防沉迷”的期待。李女士的儿子今年读初一,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夫妻俩打过骂过,也去网吧“逮”过人,但孩子好了几天后,仍会跑到网吧玩游戏。李女士告诉记者,孩子在家庭、学校之外很难管束,防沉迷系统能从技术上监管孩子的行为,的确帮了大忙。
市区某中学初二学生小赵,玩网络游戏已经有两年历史了。因为沉迷游戏,他没有考入重点中学,虽经父母说教有些触动,但仍无法自拔。他说,现在有了这个系统,虽然玩不痛快,但是可以提醒自己不要影响学习,对今后还是有帮助的。
有人欢喜有人忧,大多数网吧老板对网游防沉迷系统很反感。虽然有规定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但为了增加网吧内的“人气”,一些网吧还是会钻监管部门的空子,偷偷放未成年人进入网吧,这样不仅减少了网吧机器闲置率,而且与成年玩家形成交流、互动,组队打网游,气氛活跃,顾客留在网吧的时间就会长一些。而一旦网游防沉迷系统上马,网吧的“好日子”势必会受到影响,而且再难从寒暑假高峰期这块“大蛋糕”中获得更多利润。
市区胜利路一家规模较大的网吧负责人还有另一份担心,“网络实名制必定会让很多玩家产生抵触情绪,因为大多数玩家一般不愿在网游ID上以真实身份注册。实名注册使游戏账号有可能进入防沉迷系统,他们在网吧的驻留时间就会因此减少,网吧里饮料、盒饭、零食、香烟等副业也会失去消费群,而这块的收益对我们来说并不是小数。”
防沉迷对于网游的运营,也有所波及。在三站科技市场闯荡多年的王先生,近日打算代理一款新的网游,但网游防沉迷系统的推出让他变得谨慎起来。他担心,新游戏如果过不了时间受限制这一关,就无法得到客户的青睐,给销售制造了相当难度。不过,他认为网游厂商肯定会调整游戏模式,过段时间就有更好的选择。
玩家见招拆招,防沉迷防不胜防
网游防沉迷系统推行一周以来,玩家已经有了各式各样的破解招数,不少人由此对防沉迷系统的作用产生了怀疑。
在北马路附近的一家网吧里,记者遇见了十几岁的玩家“小游侠”(网名)。由于在《宽带中国》、《劲舞团》、《跑跑卡丁车》等游戏里都有ID,他很少在一个游戏上泡5小时以上,玩腻了就会转到另一个游戏上去,“防沉迷”对他起不了作用。
如今网吧里的网游种类之多令人眼花缭乱。玩家不光能注册多个游戏,即使在同一款游戏中,也能同时拥有3、4个号。最“厉害”的大号游戏时间到了,可以再登录其它的号,做一些为大号攒游戏币、找辅助用品等事情,还可以做生意买卖等。防沉迷系统最多只能监控游戏账号,而不能监控现实生活中的玩家,对于同一个IP地址上反复使用不同账户进入同一游戏同步执行“防沉迷”,该系统则缺乏现实的可操作性。
老周玩网游5、6年了,在烟台网游圈里算是位资深玩家。他认为,防沉迷对于部分游戏来讲如同一纸空文。例如,浩方、宽带中国这样的休闲游戏,玩家能不能获取经验无所谓,没人看重由在线经验而决定的级别,大家喜欢在CS、魔兽等同一个游戏互较高低,不给经验值照样玩得开心。再者,像《传奇》、《征途》、《奇迹》等诸多大型的网游,早已调整了游戏的模式,不再靠游戏经验赚钱,而是在游戏装备及其他设置上做噱头,吸引玩家去打,玩家可以不必有较高的级别,只要有级别高的朋友带,光打装备不要经验一样有趣,一样有利可图,“《魔兽世界》更绝,到了60级就满了,哪还需要什么经验?!”
作为防沉迷系统配套措施的网游实名制,要求玩家以实名方式注册游戏账号。但一位网吧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这个系统只是通过玩家的身份证号判断是否为未成年人,但身份证号码和注册者真实姓名是否匹配,系统不能及时分辨。要避开防沉迷系统的约束很容易,如果未成年人有了成年人的身份证号,或者干脆直接购买成年人的网游ID,那么未成年人一样可以无休止地玩网游。而且,网上已经出现了“身份证生成器”等破解外挂,可以获得多个身份证号码,基本都能成功注册。
如此看来,防沉迷系统要有效运作,还真不是易事。有人甚至担心,实行防沉迷系统可能会促成未成年人玩家与网吧之间新一轮的地下交易,游戏经验将成为网游赚钱的新产品,同时,间接促进“私服”等地下产业的蜂拥而上。
防沉迷系统,需要“强身健体”
防沉迷系统虽然暂时存在诸多漏洞,但并非一无是处。
我市一位在监管部门任职的网络专家告诉记者,任何防控型系统只是解决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措施之一,并不是说安装了防沉迷系统后就万事大吉。网游玩家数量众多,身份难以一一核实,防沉迷系统的实名注册制难以有效实施。“新手玩家可能由于不了解其中‘猫腻’而受到限制,但是对于老手来说根本起不到作用,只有通过识别玩家的IP地址,并将各类游戏服务器之间身份信息互联,才能有效限制玩家游戏时间。”他认为,防沉迷系统应加以改进,不能把惩罚措施仅停留在游戏经验上,应扩大惩罚的范围,让未成年人玩家真正有所顾及。另外,还要加大对虚报身份这种不规范行为的打击力度,多方面解决维护防沉迷系统的有效性。
据市文化稽查部门的一位负责人介绍,防沉迷系统的意义在于向全社会发出一个“警示”,网游企业、游戏玩家都确立了自己的心理底线,形成一个良性的氛围。目前,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还处于试用阶段,针对其凸显出来的问题,今后会在继续加强网吧管理的同时,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做到“软硬兼施”。此外,要使防沉迷系统不成为“一锤子买卖”,后面的引导、教育、文化环境一定要跟上,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防治网游沉迷。 本报记者 韩云全 摄影报道
焦点快评:别把责任推给一个程序
有人这样形容网络,“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网络时代的迅猛发展,已让现代人无所不在地感受到了它的魅力,但也伴随产生了网络游戏这个“电子海洛因”,很多人不仅成为它的忠实拥护者,而且还沉迷其中。
把网络游戏说成洪水猛兽,略显偏颇。玩过网游的人,认为这是一个寄托梦想的平台,它掳走玩家的心的同时,也带给玩家无比欢乐。当然,对于自制能力强的成年人来说,现实与虚拟的差距还是能分得清的,而对于自制力差的未成年人,如得不到正确引导和约束,网瘾便乘虚而入。
把青少年从网瘾中解脱出来,家长、学校、社会近年都做了不少工作,但效果时好时坏, “防沉迷系统”再次把这个话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于是,人们把关注的焦点都聚集在其将发挥的功效上,甚至幻想该系统全面实施后,就可以把预防网络沉迷的任务交给一个电脑程序。
而实质上,防沉迷系统并不是包治网瘾的“万能药水”。作为一种预防网瘾的缓解手段,它唤醒的是社会对于网游的理性认识,唤醒的是社会对于整个网游产业的责任感和参与感,旨在促进网络游戏行业健康发展。
未成年人染上网瘾是个复杂的过程,解决这个问题涉及家庭、教育、社会等方方面面,谁也脱不了干系和责任。在指望防沉迷系统的同时,不妨想一想,如何让未成年人了解上网成瘾的危害,培养上网自律意识?发现他们有网络上瘾的苗头,家庭和学校怎样教育?怎么组织丰富的校园团体和社会活动,鼓励学生发展多方面的兴趣?如何避免未成年人与社会生活疏离?要从根源上帮助未成年人远离网游沉迷,这一系列的问题更值得去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