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们随便举个例子,就能够深刻体会出张毅君付出的心血到底有多少!
在张毅君领衔制作《仙剑三》的过程中,几乎每个开发团队的成员都在不计报酬、不辞劳苦的加班,张毅君每天的工作时间更是超过15个小时,他们在尽可能地利用有限的资金条件,做出最好的效果。
但是有些事情却不是仅靠拼命加班就能解决的。《仙剑三》项目进入到后期,总计投资的区区65万美金开发费用基本已所剩无几,总部拒绝再追加投资的决定让上软陷入了深深的经济危机。最严重地时候连办公用品都买不起,张毅君只得自掏腰包,勉强维持公司的运转,但凭他个人的财力又能支持多长时间呢?那个时候张毅君特别绝望,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与寰宇之星的签约金成了一笔救命钱,靠着这笔签约金,仙剑三的项目终于得以完成。
2007年9月,上海软星官方论坛关闭,上海软星公司宣布解散。随后张毅君获得投资,成功加盟烛龙科技,仙剑迷的焦点再一次集中到张毅君这位无冕的“仙剑再生之父”上。
虽然张毅君早已是仙剑三、四和和问情篇的招牌级制作人,并且这三代产品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与仙迷们的推崇。但纵观整个游戏业,这一切都仅仅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成功并非在于这些市场业绩和用户口碑,而在于一个公司的管理模式是否成熟有效,上软八年以来的发展史,同时也是张毅君个人的创业史。上海软星与仙剑在张毅君八年的管理下,所获得的成绩可以说是整个大宇集团中的“异类”。我们不再继续讨论这种异类在办公室生态中是否有枪打出头鸟的诸多悲情,因为那些都已经在连当事者都不愿多谈的情况下永远成为仙剑历史之谜,但我们可以从最实际的工作成绩与眼见为凭的事实中,看出这种“异类”迥然不同于北软与大宇的作风。
首先,上软在张毅君的带领下,更重视、亲近玩家,为了能把仙剑做得更好,成立了官方论坛,广开言路与玩家正面对话,从海量的玩家意见与建议中,塑造出玩家心目中的仙剑形像。在这点上,北软根本没有相同甚至相类似的任何举措!
上海软星在建立了官网之后,真正地把官网作为玩家与公司的沟通渠道,时常保持内容的更新,保持玩家对产品的热度。而纵观北软的官网,十年如一日从未做过任何版面更新与内容变化。甚至“新闻快递”的链接都是空的,堂堂一个北软,做的官网甚至连个人网站都不如。
张毅君为上软所付出的,不仅仅是在产品开发之上,作为一个研发人员,甚至承担了产品的推广工作,张曾经多次组织玩家活动,并发行“上海软星电子报”,定时、及时地发布最新消息给玩家,充分地调动起玩家参与的热情。同时也塑造了一个平易近人的上海软星形象。
2007年8月,仙四在北京举行首发仪式,制作人张毅君(工长君)等主要研发骨干到场签名发售,现场出现了由玩家排起的长长的购买游戏的队伍。更出现了一幕又一幕令人感动的镜头:其中的一位玩家真诚地表示愿意出资捐助上海软星,支持仙剑的研发,被婉拒后,他反复购买了好几套游戏才恋恋不舍地离开;而从广西特地乘飞机赶来的,年仅15岁的女玩家,在得到张毅君的祝福后,她激动得哭了出来。在上海仙剑四豪华版首发现场,更有无数的玩家在上海书城门口苦苦等待十几个小时,只为购得一套有张孝全(笑犬)等研发人员签名的仙剑四。这种研发人员去做市场运营推广的“异类”事件,使上软以极低的运营经费获得了大量的玩家互动资料并保持了产品的良性循环链。这也是上软在极度的资金压力下,仍然能够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反观北京软星,除了开发出产品就交给市场渠道进行销售之外,与玩家之间没有任何的沟通与交流。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仙剑的成功离不开玩家的支持,而产品要想在市场上将成功长久地保持下去,就需要时刻把玩家的热情维持在一定的高度。张毅君清楚地知道,仅仅依靠几次促销活动,几个新颖创意是无法让玩家的这种热情持续下去的!因此,虽然上软的资金紧张到令人发指,然而张毅君仍然从牙缝中挤出资金来支持民间的仙剑迷们的网站、活动、聚会、自发纪念品等等各类相关活动与交流。使得仙剑的热度保持了多年而仍旧长盛不衰。相对看北软,促销活动都吝于一现,又何谈对玩家的民间自发组织活动的支持?
而谈到市场运营方面,不得不提到《仙剑奇侠传》的电视连续剧。众所周知,电视连续剧《仙剑奇侠传》首播之后即受到相当好的市场反响,进而张毅君的代表作仙剑三改编成电视剧的呼声越发高涨。可想而知,只有成功的作品才能具有的极大市场号召力,在上软的产品身上体现无疑。而仙剑四中特别设计的元祖星空,则是游戏中物品实体化的又一个代表性阶段,张毅君开创了产品异业合作的新局面。回顾大宇10多年发展历程,能够深入到游戏制作层面的异业合作案例,是0。
我们再反观一下整个大宇公司的产品情况:以台湾大宇的《轩辕剑》系列、北京软星的《大富翁》系列、上海软星的《仙剑》系列而鼎足三立的研发分工,在长达八年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在07年里《仙剑四》的销量依旧傲人地持续上升,《仙剑三》的累积销量已经成为游戏史上的冠军,甚至正版的销售量远远高于《魔兽争霸三》。另一知名的系列《轩辕剑》销量一路下滑,已经再难以与“叫好不叫座”的定论脱开关系。更惨的《大富翁》已经彻底地在市场上消失了很多年……
《仙剑》系列更是创下了中国游戏史上周边产品之最,《仙剑》历代的各种版本的周边不同、简体与繁体版本的周边又不同,历代精装版的周边广受玩家喜好与收藏,尤其是在《仙剑四》到达了顶峰。成功的产品策略,正确刺激了市场,与产品的高品质结合,让仙三~仙四的3款产品成为了收藏价值极高的成功典范。再看《轩辕剑》、《大富翁》等大宇的其他产品,相关周边在市场上难觅影踪。
张毅君对研发周期与流程所掌握的精准性令人叹服,《仙剑三》与《仙剑三外传》外同样都是在农历七夕上市绝非一种偶然的巧合,07年《仙剑四》达到两岸完全同步上市的效果更是对其的研发进度掌握得炉火纯青。上软的产品保证1年1款,如秒表般准确无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软的《轩辕剑——汉之云》(名义上属于北软)则是一拖数月,其他大宇产品也是数年来屡屡延期,其中尤以《仙剑OL》数年来持续不断的跳票为最。大宇与北软的疯狂跳票,让我们想起了《铁达尼克号》的一句经典台词:你跳,我也跳!
上软的历代作品中都出现许多让玩家熟知的研发主力人员,以《仙剑四》为例,企划、程序、美术等绝大多数人员在各种市场的行销活动中都主动地与玩家进行面对面接触,从而使产品更加贴近用户,更使用户能够与各自心目中的偶像当面沟通。同时,这样的举动也表现出团队对于人才的积累与培养,研发主力哪个不是经过多年磨练出来的?回过头来我们再看看北软,多年以来,北软始终只有姚壮宪一人顶着多年前“仙剑之父“的光环,难道是北软从成立开始以来一直人才缺乏?还是说真正人才都不愿意到北软工作?亦或是北软的上层不愿与部下共享成果?总之,我们没有看到新的制作人和研发人员出现,有的,依然是默默无闻的——员工。
纵观上软与北软、大宇的种种对比,在整个包括大陆、台湾地区在内的中国游戏产业中,试问又有几人能够拥有如许优秀的、集研发、管理、甚至推广运营为一体的综合实力?张毅君将传统游戏业的保守性与现代社会的商业性有机地融合到了一起,终于铸就了今天的现代仙剑之风。
在公司与产品成功的情况下,张毅君已经并非还在片面地追求《仙剑》的成就与市场,在上软,拿着极其有限的资金,却承载着无数玩家的期望,不允许有半点敷衍和粗心;付出超过常人几倍的劳动,却拿着低于行业标准的薪水;用心血制作的游戏,却换来那些使用盗版的玩家无端的指责和唾骂,这就是上软员工一直以来都在承受的压力。而现在张毅君能够在将《仙剑》推到巅峰的时刻,与共同奋斗的战友以骄人的成绩离开大宇,并成立烛龙,其本身就是一种独具意义的决断。
目前游戏业界传闻张毅君担任烛龙科技的总经理并着手展开新网游项目研发的重担,虽然他们已经离开了上海软星,但是我们可以确定他们对仙剑的热情一如既往——在资金极度紧缺的情况下仍然坚持着《仙剑四》的研发足以证明了这一点,张毅君加盟烛龙科技之后的第一款产品,一定会是与仙剑风格相同类型的网游产品。这对于一次次被大宇《仙剑OL》“放鸽子”的“仙剑迷”们,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喜讯。尽管上软的解体对无数“仙迷”来说令人心酸不已,但是张毅君在加盟烛龙后,凭他对“仙剑”的坚持,一定会给“仙剑迷”带来巨大的信心。
其新成立的上海烛龙公司,已经摆脱了当初上软在资金、政策方面的各种限制与单机游戏的局限性,新的公司无论从游戏创意、管理体制、资金运转、游戏方式都将极为灵活高效;尤其是公司规模与可运营的资金大幅增加,更是给了张毅君一个施展天赋才华的事业舞台。量力而为的保守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如今的游戏产业已经转变为全力追求游戏顶级效果的新概念的民族游戏时代;最新的研发力量支持,保证了产品质量大幅度提升跃进的空间。在现在的情况下,烛龙公司,挑战的已经不再是《仙剑》,也不是任何的产品,他们,将挑战自己、超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