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多家投资机构成立早期投资基金。加上之前个人天使的活跃,国内俨然出现了一股“天使”潮,坊间甚至有“不创业就去做天使”之说。
然而,钱多了,对于行业未必是好事。创业工场创始人麦刚认为,搞不好就会浪费资源,重复投资,尤其是在TMT领域,对于初创公司来说,资本也会加剧它们之间的竞争。
资金扎堆天使期
当前的中国天使投资,正呈“一窝蜂”现象。行业里流行“PEVC化、VC天使化、天使孵化器化”这种说法,股权投资产业链呈现前移的特征。最近的案例便是:同创伟业成立中早期创业投资基金、浙商创投成立“浙商天使会”。
除此之外,一些以天使投资为名的个人或机构迅速规模化。典型的代表是1985年出生的苏禹烈,从不足百万元起步,资本规模每年增加十倍。作为青阳天使投资创始合伙人的他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像徐小平、周哲这类天使投资人也是我的LP,今年基金规模会上亿。”
天使投资机构化运营的背后反映的是各路资金在寻求出路。天使投资被认为是可以赚大钱的,资金流入非常快。天使投资人周哲认为,天使投资重点在投资,这是获取回报的第一要务。“一些有钱无闲或不太懂的人,就会考虑把钱交给无钱有闲的人管理。”
天使投资机构化有其必然性。泰山天使投资总监刘明豫认为,以机构的方式聚合可带动更多的人来做天使,这对于创业者来说是一大利好。天使期的案子很多,可以培育好苗子。相比个人“撒种”的方式,机构能群策群力,可以投更多的项目,投出好项目的概率也增高了。
持这种观点的天使投资人不在少数。不过,长期来看,机构化天使是否能成功和持续还有待时间的验证。
麦刚则认为,目前很多天使是以孵化器模式在运作。据他的经验,成功的概率并不大,大家对纯的互联网项目过于乐观。“相对天使机构化,我有一个天使散户化的概念,就是说现在做的人太多,偶尔投一两个项目的人,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天使,而真正的天使投资是少数人的行为。”麦刚说。
天使投资扎堆,尤其在TMT和移动互联网领域,会造成创业者的项目高度竞争。业内人士认为,要解决这种不理性的竞争,天使投资人应该多交流多合作,发现好的项目要分享,共同投资,这种合作被薛蛮子称为“松散型”组织。
创业者应摸清天使“个性”
作为早期投资,天使投资人选择很多,但由于早期项目很多还停留在商业计划书阶段,因此考验的是天使投资人的眼光如何,能否从一堆沙子里找出发光的金子。
记者采访中发现,天使投资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本领,个性化应该是天使投资生存的不二法则。因此,这也启发创业者,在找天使时要“对味”。
比如,薛蛮子比较喜欢有过创业经验的创业者,行业赚钱即可;查立喜欢手把手和新手创业者共同打造新项目;麦刚喜欢“鼠标+水泥”这类用技术改造传统行业的项目;周哲则喜欢有产品的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项目。
作为机构的代表,泰山天使采取聚焦和精品策略,专注互联网消费和移动互联网领域,以质取胜,一年也就5到7个项目,并且投资后还要花大量时间帮助创业企业成长。
苏禹烈采取“人有我转”的差异化策略,目前不仅做天使,也会自己创业,也有必帮咖啡这样的孵化器,集中关注与生活方式相关的领域。
虽然这些知名的“天使”都各有偏好,但他们一致的口味是:喜欢讲诚信、有经验、有激情和高情商的创业者,同时要求创业者具有判断力、学习力和执行力。
查立偏爱创业新手
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天使投资人,他自己创过业,也遇到过创业团队出现分歧、与后续投资人风格不同等种种足以“致命”的难题。“创业者难免犯错误,但必须防止犯致命的错误。”这就是著名的天使投资人查立,他从中总结出了一系列经验。
偏爱创业新手
很多人能把“喜马拉雅熊”与查立对上号,是在他的《给你一个亿,你能干什么?》著作出来之后。之前,他以“喜马拉雅熊”的笔名发表许多博客,畅谈创业、创新、创投方面的观点,反响巨大。
查立是起点创业投资基金和乾龙创投合伙基金的创始合伙人,也是一个多次成功创业后蜕变成的天使投资人。
查立说,做VC必须先交学费。他在管理这两只基金之前,有过丰富的天使投资经验,也交过不少的学费。“我们一直在做早期投资、种子投资,很理解早期投资和创业者,也摸索出一套比较有效的办法。”查立说,在天使投资阶段,创业团队的筛选显得非常重要。因为早期的股权投资,就是投人。他喜欢刚毕业的或工作不久的创业新手,因为要创造奇迹,就要勇于突破常规,投资年轻人,所谓无知者无畏吧。
“创业新手如同一张白纸可以精心绘制。”查立表示,通过对他们的把关和引导,可以使早期的创业者迅速走上正确的道路。他举了一个反面例子:有一家他们投资的企业,经过了一年多的产品打磨,拿到一笔上千万美元的跟进投资。而这家VC一进入,便打乱了此前企业的运作模式和节奏,放任创业者自由发展,结果两年多过去了,这家公司开发了一堆新技术,销售却没有跟进一步,以致公司的价值也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
“这位创始人是技术出身,原本计划引进这笔资金是做市场的,但新的投资人完全放任创业者去瞎碰。”针对这种情况,查立表示,只能寄希望于创业者的醒悟,使这家公司调整策略,作出正确决定。
规章前置
查立对于充当创业者教练乐此不疲,他说早期的创业投资人必须和创业团队建立血肉联系,相互信任。他不喜欢以投资人的身份自居,更愿意将自己定位为创业团队的一部分。
对于与创业团队可能出现的问题,查立总是相信要和创业者一起去找到解决的方案。例如,有些夫妻创业企业,因为创始人发生离婚事件而引发致命性的危机,对于这类问题,投资人应该在前期的尽职调查中就发现潜在的风险而加以防范。
“开诚布公的沟通可以有效解决很多问题,而原则是一切都要有益于公司,公司的利益至上。”查立总结道。他在不久前也遇到一个案例:两位共同创始人,而一位却在创业一年之后热情锐减,对项目前景产生了深度怀疑。针对这种情况,查立便在董事会上给了这位创始人三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