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是个人行为还是社会问题?
沈竹:网瘾已成社会问题
(《今日观察》评论员)
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已经被数字化的高科技所改变了,比如我们经常联系一个朋友,用MSN聊天,买东西可以用网络购物。我们还可以用网游的方式来结交很多朋友,保持一些亲密关系,种种方式可以说是E时代的特征。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原来传统的生活方式,不可避免的被改变了。所以说这不仅是个人问题,在整个行业发展过程中,也必然带来负面作用,变成了社会问题。
郝向宏:网瘾给整个国家的管理敲响了警钟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秘书长,《今日观察》评论员)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既是个人的事情,因为其利害会直接影响到网络成瘾者本人。但从根本上讲是一个社会保护的事情,这涉及到将来国家发展的战略选择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将来农业性和工业性工作岗位将会逐渐地削减,替换它们的是信息处理岗位,在这样一个大形势下,如果说青少年没有相应的网络能力,那将来肯定是一个落伍者。
但是面对网络成瘾,这个国家,社会,家庭特别担心的问题,如果青少年到了网络成瘾的泥潭里,再想从中崛起,奋起,就是一条更加艰难的道路。正是出于这个考虑,国家才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特别强调要在青少年的网络沉迷方面,进行国家保护。所以从这根本上讲,青少年沉迷网络,尽管伤害的是个别的青少年,但它给我们整个社会,给整个国家的管理提出了挑战,敲响了警钟。
陶然:网游要分级 人大立法迫在眉睫
((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络成瘾治疗中心主任,《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只要有网络特别是网游的存在,那肯定就会出现网络成瘾的人。但也不能因为有网络成瘾的人,就否定网游产业。我一直主张网游产业要健康、科学、绿色发展,预防网络成瘾。除了防沉迷系统,其它的预防网瘾的实名制这些措施外,目前我们还要做到位的就是分级,人大常委会要立法,在这方面严管、严查。另外学校应该减负,多开展关于网络成瘾危害的教育活动。
沈绮云:网瘾 堵不如疏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网络成瘾问题研究专家,《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和传统游戏相比,网络游戏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和非常大的特殊性。青少年接触了网络游戏以后,谁来指导他们,怎么样去引导他们?堵是堵不掉的,预防网络成瘾非常非常重要的。在预防方面,教育部门,包括全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这涉及到怎样建设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如果真的网络成瘾了,他们就需要专业机构来进行救助。这方面目前来说做得不够。网瘾少年能够及时地得到良好的救助,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全社会的一个责任。
行走于网络的双刃剑上
沈竹:心里疏导、多室外活动来缓解网瘾
(《今日观察》评论员)
我们应该借鉴一些国外的好的做法。比如韩国,它在2010年之前就需要约谈政府出资,来跟32万个青少年来约谈,就做心理疏导,跟每一个孩子面对面地聊天,告诉他们应该出室外活动,应该把网络时间限制在一个多长时间的一个界限之中。这种方式就很合情合理,而不是一味的去灌输和教育。德国缓解孩子们网瘾的症状,和对待酗酒,赌博的方法是一样的。让他们更多的接触室外活动,比如亲手种花种草,让他们到室外去多参加运动。
郝向宏:应有主管部门专门制定有关政策 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今日观察》评论员)
对于网络成瘾的预防和救治,在国际上已经有一些比较成型的经验。首先,就是对于网络内容进行分级,无论是网络平台上,供应上,还是内容上,统统要纳入一个由社会各个方面和政府主管部门,包括法律部门制定的网络分析平台上。让它跟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契合,尽享其利而不得其害。其次,就是国家要用其导向和政策措施,让网络上强大的搜索平台跟国家的青少年保护政策相协调,其中对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不利的内容进行屏蔽,还青少年成长的一片蓝天。